全球主流教育媒体,提供7X24小时教育资讯

登录网站网站收藏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首页 » 国内要闻 » 正文

伊顿纪德:以校服为载体 陪伴孩子成长

5月18日,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正式发布首份针对校服产业的专业研究报告——《2019中国校服产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为中国校服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依据和参考

校服作为一种特殊的服饰,具有其他服装所不具备的教育承载意义。作为构成学校文化的一部分,校服从一定意义上表征着一所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办学理念,彰显了学校的精神风貌,是体现学校文化和学校整体形象的重要载体,更是“穿在学生身上的语言”,其款式和质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行为、情感、价值观,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白皮书指出,中国目前在校中小学生人数超1.89亿,行业规模约在1130亿~1250亿元之间,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向好。但根据原中国纤检局2018年的调研结果,目前登记在册的校服生产企业共1500余家,小微企业占据企业总数的95%以上,且校服行业内的家庭作坊和体量庞大的代工厂共存,市场集中度非常低,以国内规模较大的校服品牌伊顿纪德为例,其2019年销售规模为8.5亿元,但也不足市场份额的1%随着二孩政策放开,未来在校学生总人数将呈现整体上扬趋势品牌企业的市场扩容前景可观,行业洗牌带来的集聚效应,也将进一步加速推动产业品质化进程。

我国校服产业目前尚缺少像伊顿纪德这样的全国性品牌,在供给侧改革的经济环境下,校服品牌企业的行业带动作用,也将日益凸显。校服行业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中国的校服产业未来将会朝着品牌化的趋势发展。

白皮书中提到近年来所谓的“天价校服”事件频出,引起社会关注和讨论,伊顿纪德副总经理王方认为,一方面,在校服采购过程中家校沟通很关键。他表示,“校服是教育公平的象征,每个孩子都应穿着合体、舒适的校服,为此,伊顿纪德在国内首创了民主、阳光、透明的征订系统,把家长委员会纳入校服采购流程,鼓励家长及学生代表来投票表决,将校服的选择权还给家长,将审美权还给学生。” 实际上,校服新政执行五年来,家委会主导校服选购逐渐获得多方认同,在近几年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建言家校共建,倡导在家委会制度逐步健全的当下,探索更加透明的校服采购模式,不断加强家委会参与力度。对此,广东、河南、温州等地出台文件,明确家长参与校服选择,以伊顿纪德为代表的校服品牌也在积极推动校服选购的透明化。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升、服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监管机构和校服企业在制定价格时既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与人均可支配收入、成本的逐年增加与实际情况的变化,也要考虑到地区、学校类型之间的显著差异,综合来制定校服产品的价格。

伊顿纪德作为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的核心企业成立十一年来以“引领中国校园服饰变革,推动共同教育价值重建”为使命,累积服务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近4000所学府,品牌效应和规模效益都逐步呈现,完成了从市场开拓者到行业领军者的蜕变,更成为中国校服行业的一张品牌名片。为了让中国孩子穿上安全校服、舒适校服、气质校服,伊顿纪德内设5重检测系统,涵盖面辅料供应商的甄选、试样、生产、入仓、发货等重要环节,严把校服质量关。

同时,在保证终端价格不提升的前提下,伊顿纪德还从产业链上游供应端着手,积极推进与3M、YKK、鲁泰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的深度合作,引入更多安全防护科技,在校服中添加银离子抗菌、Teflon EcoElite科技、无氟防水、反光条设计等技术,全面保障学生安全。在与一流企业对标中“苦练内功”,不断加强自身经营和质量管理能力,努力提升产品竞争力。此外,与英国有150年历史的校服品牌TRUTEX、校园配饰专业品牌WILLIAM TURNER、鞋履品牌Clarks建立战略合作,整合全球优质资源为中国学生提供多层次的服装搭配方案。

校服在“70后”“80后”“90后”几代人的集体记忆里,似乎永远“沉睡”在课桌的最深处。白皮书分析认为,校服不仅是学校的管理工具,更重要的,是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未来,校服的育人审美功能将进一步提升

伊顿纪德从成立之初,就从中国校服需要变革的实际问题着手,从教育价值建设的角度出发,以校园服饰为载体,积极推广“衣以载道,美由心生,礼形于外”的美育理念,推动中国校服行业发生一次“美学”变革期望以美的感受和穿着体验润泽滋养童心。


转载请注明:华尔街教育网 » 伊顿纪德:以校服为载体 陪伴孩子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二维码